玻璃从中国科大获悉

2025-07-21 06:45:30来源:分类:综合

  近期,玻璃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近期研制出一种新型低成本智能变色“玻璃”——多色显示电致变色器件。团队该器件不仅能实现多色显示,研制业资而且可以实现自供电驱动,出新未来有望应用于节能建筑、型智讯低功耗显示器、色行防炫后视镜等领域。玻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纳米快报》。中国

  氧化钨因其高光学透过调制率和优异循环稳定性,团队被认为是研制业资最有前景的电致变色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出新其颜色变化单一,型智讯不利于在多色显示等领域应用。色行利用元素掺杂、玻璃材料合成以及特殊结构设计等技术可以解决氧化钨颜色单调的缺陷,但仍然存在成本高或牺牲透明度的缺点。

  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基于纳米线组装体的多色显示电致变色器件,通过采用界面组装技术将氧化钨和氧化钒纳米线组装在一起,从而使器件具有特定的光学、电学和多色显示特性。在施加不同电压下,组装体可以呈现出由橙色、绿色到灰色的动态颜色变化。通过控制两种纳米线的比例,还可调控组装薄膜的颜色显示、透明度、响应时间、着色率等电致变色性能。此外,在掩膜板辅助下,界面组装技术通过构造各种图案和调控组分,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色彩显示和信息传输。

  传统电致变色器件大多基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制备,需要借助外置电源系统驱动才能工作,这样就影响了器件的柔性、独立性和便携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团队特任副研究员王金龙等受原电池概念的启发,将原电池系统集成到基于高度稳定性和柔性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电极和氧化钨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中,成功研制出一种自供电、低成本的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与外置电源相比,这种自供电的电致变色器避免了内阻,平均着色效率提高了约20%;450个电致变色循环周期后,每平方厘米器件仅消耗约6.8毫克铝片。

  作为智能窗口,该器件还表现出良好的太阳光辐射调控性能,相比于褪色状态,窗口着色时可以将模拟太阳光照射物体的平均温度从33摄氏度降到25.6摄氏度。


更多资讯请点击:综合

推荐资讯

麻省理工:新型玻璃可让窗户不用挂窗帘,行业资讯

较近麻省理工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材料,它可以让玻璃自动变色,而不再需要挂窗帘。研究人员称,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打开控制开光,利用电压的变化,它可以让玻璃变色,起到阻挡阳光的作用,这样可以给你省下不

龙岩市九斗村供销农场稻田:稻穗颗粒饱满 长势喜人

东南网12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林旖旎 摄)近日,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九斗村供销农场稻田里,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近年来,新罗区探索供销农场“三三制”模式村党

厦门地铁3号线拟新增沙坡尾站 预计今年内能完成轨通

近日,厦门地铁官网发布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告补充说明,其中提到,“为进一步扩大本工程服务范围,拟将工程起点由厦大南门站继续向西延伸至沙坡尾站,较第一信息公